IT職業培訓前景廣闊
發表于2007-8-15 [轉發給好友] [我要評論]
來源: 點擊次數:16513 |
|
|
每年暑期是大學畢業生大量涌進人才市場的時候,但是供給的旺盛并不等于需求的滿足,很多企業仍面臨一將難求的窘境。在眾多專業中,計算機專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,雖然市場上對人才的需求很大,但很多畢業生卻因為所學知識滿足不了企業要求而被擋在企業門外。 然而,就在眾多計算機人才就業難、找到工作但專業不對口的情形下,IT職業培訓卻有愈發火爆之勢,產業的增長速度驚人。據IDC調研報告顯示,“2006年全國IT職業培訓市場實現銷售額39億元,比上一年增長24.98%%。2007年預計增長率為23.71%%! 產業的火爆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,思遠雙N、北大青鳥APTECH、印度NIIT等機構紛紛在全國各大城市設立分校,爭奪生源,報紙上、大街上、電視里……隨處都可見“上大學、讀××,都有錦繡前程”、“不上大學,就讀××”一類的招生廣告。而每逢暑期招生時節,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猶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在人們眼前。 T職業培訓何以形成巨大的市場? IT教育,需要應變。統計數據顯示,武漢擁有普通高校52所,其中8所為教育部重點大學,45所院校設立了計算機與信息相關專業,還有3所國家級示范軟件學院!凹由细鱾大學設立的30多家獨立學院,這些學院招生大多在萬人以上,IT專業又是熱門專業,武漢的IT教育人才數量實際上是國內老大!蔽錆h某大學軟件學院一位領導表示。 然而,大學的課程設置相對滯后于相關產業的發展,還有一貫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,使得大學計算機畢業生與企業的要求漸行漸遠,“過去,軟件是以技術為導向,而現在是以面向行業進行專業化、深度化的市場為導向!焙笔≤浖k負責人說,“而軟件市場的變動也必將帶來對軟件人才需求的新變化!辈簧俅髮W計算機專業的改進跟不上市場需求的變化,從而造成了大學計算機畢業生就業形勢的嚴峻。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馬必學曾表示,當前IT人才短缺,許多高校的專業設置卻未貼近市場需求,學生在校學了幾年,上崗后企業仍要重新培訓。 雖然學歷教育比較注重學生基礎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,學生知識水平的根基比較扎實,但湖北不少IT企業認為畢業生普遍缺少實踐能力,即插即用型,符合IT技術潮流的人才,眾多小企業大多也沒能力對新員工進行培訓。大學應屆生很難與之競爭更難以勝任企業所需。 就業教育,企業嘗到甜頭 相比而言,IT職業培訓機構的變化就要快得多。職業教育說到底就是就業教育,就業是職業教育機構必須要面臨和突破的問題,“我們培訓的目標就是將學生培養成企業所需要的人,企業需要什么,我們就培養什么!彼歼h雙N就業部的巫部長說,“我們的課程體系是根據當今IT企業的崗位需求設計的,而且每年升級一次,針對性很強! 由于武漢特有的人才優勢,武漢的IT培訓機構數量和規模在全國范圍都是數一數二的,除了北大青鳥、清華IT等全國性品牌在武漢設立的授權機構以外,以思遠為代表的本土品牌表現搶眼。思遠在短短5年,其規模已經成為華中最大。 筆者從武漢的一些培訓機構了解到,企業訂單式培訓在IT培訓市場中成為一種趨勢。IT培訓機構通過與用人企業合作,按照用人企業的需求,批量為用人單位培養IT人才。這一模式既滿足了用人企業的需求,又很好地解決了學員的就業問題,成為各大IT培訓機構爭相追捧的模式。 “她很快進入崗位,我們一般正常需要培訓兩周,她基本上能進入工作狀態,是非常好的!鄙虾iL城寬帶服務網絡公司人事主管李永強曾這么評價一位從思遠雙N培訓機構畢業的員工。目前光該企業,錄用由思遠雙N輸送的人才就已經達到30-40名,學員工作比較穩定,薪資后期增長情況良好 對眾多IT培訓機構來說,“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”是它們與企業合作的契合點,當企業從培訓機構培養的人才里嘗到了甜頭后,相信等著他們的將是更加持久和深入的合作。 學歷教育和就業教育需要整合 武漢光谷擁有大量高科技企業,具有發展軟件外包完整的產業鏈。隨著富士康、EDS等項目的的相繼落戶,生產基地落戶湖北,各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。在前程無憂等大型人才招聘機構的統計上看,在各類熱門行業中,IT人才炙手可熱。 然而,在看到優秀IT職業培訓機構成功的同時,IT職業培訓作為新興行業,還存在著很多問題:由于面向全社會招生,學生質量無法保證,有的則100%%承諾包就業等,這些機構的行為也使得民辦IT職業培訓機構陷入誠信危機之中。 一位曾在IT培訓行業工作過的人告訴筆者,一些小的培訓結構為了追求所謂的就業率,不得已與企業進行所謂的“合謀就業”,比如說將學員帶到就業企業并與之簽署實習期600元,正式期3000元的合同,但是在實習期就以種種理由將學員辭掉。這樣培訓機構就可以號稱幫學員找到了工作。培訓結構甚至為企業支付學員實習工資。學員過份依賴“包就業”的心態,也給一些不良培訓機構制造可乘之機,牟取暴利。以前曾經就有某電腦培訓學校以“包就業”為名,最后卷走學生學費的事情。 鑒于大學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各自的特點,有人提出了將兩者結合,互補發展的設想:結合學歷教育對學生素質培養優勢與職業教育的實用型優勢,使學生在保障知識架構穩步提升的基礎上,能夠緊跟IT產業的快速發展,充分掌握最為先進的實用技術,以更好的保障學生能就業、就好業。ê 棵) |
|
|
|
|
|
|